《幽梦影》赏析40-31
发布日期:2025-07-05 21:43    点击次数:186

情之一字  

【原文】  

情之一字,所以维持世界;才之一字,所以粉饰乾坤。  

【原评】  

吴雨若曰:世界原从情字生出,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兄弟;有兄弟,然后有朋友;有朋友,然后有君臣。  

释中洲曰:情与才缺一不可。  

【译文】  

“情”这个字,是维持世界的因素;“才”这个字,将世界粉饰的更加美好的因素。  

【评析】  

情感是这个世界的基础,情是维系世界万物的纽带因为世界上有了感情的存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更加的和谐;因为有了感情的存在,世界上的一切才显得更加的美好。人类有了情,世间就有了秩序;动物有了情,才出现了繁殖生息,动物的生命得以继续延续。有情才有世界万物,于是可以看出情是维持世界存在的因素。这也可以从冯梦龙《情史序》中看出:“天地若无情,不生一切物。一切物无情,不能环相生。生生而不灭,由情不灭故。……万物如散钱,一情为线索。散钱就索穿,天涯成眷属。”  

才为天地之精华,造就了钟灵毓秀的万物,它给世界带来了亮点,带来了灵动,是世界散发着活力和勃勃生机。因为有它的存在带动了世界的发展,推动了历史的进程。所以说才字是粉饰乾坤的因素,是推动进步的因素。

图片

  

孔子生于东鲁  

【原文】  

孔子生于东鲁。东者,生方,故礼乐文章,其道皆自无而有。释迦生于西方。西者,死地,故受想行识,其教皆自有而无。  

【原评】  

吴街南曰:佛游东土,佛入生方;人望西天,岂知是寻死地。呜呼,西方之人兮,之死靡他!  

殷日戒曰:孔子只勉人生时用功,佛氏只教人死时作主,各自一意。  

倪永清曰:盘古生于天心,故其人在不有不无之间。  

【译文】  

孔子出生于位于东方的鲁国。东方是出生的方向,所以它所代表的儒家礼乐文章,都是遵循从无到有的规律的。释迦牟尼出生于西方。西方向来都被看作是沉没的所在,所以佛教的色想行受,它们的教义都是从有到无的,  

【评析】  

文章以孔子和释迦牟尼的出生地不同而论说他们的思想之不同,虽说别出心裁,新人耳目,从理论上来说实在是强词夺理,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东方是日出的方向,以它作为起始是对新事物蓬勃发展的一种肯定,但是就此说可以看出儒家的自无而有,是很牵强的。佛家谈空,讲虚无,此无疑义。但是释迦牟尼的出生地是相对于我们来说是西方,岂能说明佛家的学说就和出生地有联系呢。  

文章做这些论说是很片面的,就现在科技的发展西方社会的进取与高度文明更是客观的存在,所以这种思想之时一种不客观的说法,不足以作为理论来相信。

图片

  

有青山方有绿水  

【原文】  

有青山方有绿水,水惟借色于山;有美酒便有佳诗,诗亦乞灵于酒。  

【原评】  

李圣许曰:有青山绿水,乃可酌美酒而咏佳诗。是诗酒又发端于山水也。  

【译文】  

有青山才会有绿水,水是向山借取了颜色;有美酒便有好诗,作好诗的灵感是来自于美酒的。  

【评析】  

有山有水山水相间才能体会到山水自然带给人们的美感。只有山没有水,显示不出山的高峻挺拔,气势雄壮;只有水没有山显示不出水的灵秀,两者是相互补充而存在的,它们之间是相互映衬而生的,少了哪一个都会逊色很多,都会显得单调。  

诗人要有美酒相伴,美酒给诗人带来灵感,说明酒与诗,有着极深的因缘。美酒同样是诗人笔下的宠儿,他们不仅描写美酒,同时在美酒的陶醉下,孕育出灵感,激情喷薄,笔下生风,写出无数华美的文章。像李白斗酒诗百篇,正印证了作者的观点。

图片

  

严君平  

【原文】  

严君平,以卜讲学者也;孙思邈,以医讲学者也;诸葛武侯,以出师讲学者也。  

【原评】  

殷日戒曰:心斋殆又以《幽梦影》讲学者耶!  

戴田友曰:如此讲学,才可称道学先生。  

【译文】  

严君平是以占卜的方法传授学问的;孙思邈,是用医学来传授学问的;诸葛亮是用行军打仗的方式来传授学问的。  

【评析】  

讲学在古代主要是以先生教授。学生听课为主,而作者的这种观点打破了以往的呆板的模式,不再是强调先生的讲授,而是言传身教的方式来启发学生,使他们能够从实践中得到知识。  

严君平以占卜为事业,他在占卜的过程中将知识摆在了世人的面前这比单纯的讲占卜要快的多;孙思邈行医治病,直接向人们传授了医学知识;,诸葛亮带兵打仗,展示出了他在作战方面的智慧。这些都是见诸行动与事功。行动比轻描淡写的讲,更有意义;身教,较之侃侃而谈,也更容易使人接受。这种重行的思想,显然是受明末清初重实践反浮夸不实思想熏陶而来,是进步思想的体现。

图片

  

人则女美于男  

【原文】  

人则女美于男,禽则雄华于雌,兽则牝牡无分者也。  

【原评】  

杜于皇曰:人亦有男美于女者,此尚非确论。  

徐松之曰:此是茶村兴到之言,亦非定论。  

【译文】  

人类中女人要比男的美丽,禽类中雄性要比雌性华丽,兽类中雄雌确分不出美丑。  

【评析】  

本文中将自然界中的生物分成三种,而又将这三种的性别作了比较。人类中女人要比男的美丽,禽类中雄性要比雌性华丽,兽类中雄雌确分不出美丑。所以原评中出现了“此尚非确论”的观点。  

其实就作者的观点而言是有些过于偏激,俗话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人们要根据自己的审美观点来评价事物的美丑好坏,而不能一概而论。人类中难道女人都比男人要好看吗?用丑女钟无盐和帅气十足的潘安比较那一位更为美丽一些呢?由此可见作者的观点并不能说明事实就是这样的。所以说事物是不能绝对而论的。  

但大体言,无论高级动物的人,还是低级动物的鸟兽,确是存在着资质的不同。这样便有了异性的相吸,有了配偶,并繁衍后代,保持了生物物种的衍续。但美丑云云,是相对存在,而不是绝对的。

图片

  

镜不幸而遇嫫母  

【原文】  

镜不幸而遇嫫母,砚不幸而遇俗子,剑不幸而遇庸将,皆无可奈何之事。  

【原评】  

杨圣藻曰:凡不幸者,皆可以此概之。  

闵宾连日:心斋案头无一佳砚,然诗、文绝无一点尘俗气。此又砚之大幸也。  

曹冲谷曰:最无可奈何者,佳人定随痴汉。  

【译文】  

镜子不幸遇到了丑陋的嫫母,砚台不幸遇到了凡夫俗子,宝剑不幸遇到了平庸的将才,都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评析】  

人生总会有很多的无奈,比如少年不得志,比如英雄无用武之地,比如千里马之才却没有伯乐来发掘,这些都是很无奈的事,但是当遭遇这些事情,而且我们又无力改变的时候,只有慨叹人生。  

用来梳妆打扮的镜子遇到奇丑女子;供人挥毫泼墨、著述立说的砚台遭遇平庸的文人;削铁如泥、所向披靡的宝剑落在了无能的将领手中,这些都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而有感有知的才人,纵使学富五车,又是盖世无双,不被赏识,也终如千里马不遇伯乐,唯空鸣长嘶、暗自悲切而已。作者这里明写物,实写人,写其一己不得志的心情,书写不得志人的烦恼,表现了自己的无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